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地 址: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聯布北路70號三聯和生工業區G棟六層615
總 機:0755-28213667
傳 真:0755-28743588 郵編:518112
郵 箱:yqdkk888@163.com
發布時間:2016.07.27 點擊次數:948
未來的工廠即無人化的智能工廠,就是代表高效率的樂園:次品、停機、浪費和等待這些問題統統不復存在。工廠經理和CIO(首席數據官)們齊心協力,確保數據和生產、IT和制造無縫結合起來,每個機器的每次轉動、每個刀具的每次切割以及全球交付鏈上每個部件的每次運輸,都一覽無遺。
工業無人化實質上是工業制造智能化、高端化的一個縮影,前提是工業自動化的持續跨越升級。邁入工業4.0,先要經歷2.0、2.5還有3.0之路。其間要思考,一個企業、一個團隊,能否掌握信息革命的這些工具,能否攻克工業革命的堡壘?
制造業經過智能化改造之后,人員結構將會從原來的一線產業工人占主要比重的金字塔形,向中間的技術工人越來越多的倒梯形轉變?!盁o人工廠”也并非完全無人,而是追求一種人與機器之間的有機互動與平衡。
近些年來,國內勞動密集型的“萬人工廠”越發逼近薄利甚至零利。企業和政府往往基于成本壓力,以“機器換人推動產業升級”的角度去看待工業信息化和無人化。而真正應該深入思考的,是如何利用智能裝備來改變工藝生產流程,解決制造周期、成本以及整個工藝流程的問題,讓產品更有競爭力,從而實現全體系的轉型升級。
制造業的轉型升級,除了國內高度關注的工業4.0或者是說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之外,還有一個維度是全球化。
宏觀層面,政府正在推進“走出去”戰略,鼓勵一些中國有優勢的傳統制造業,把產能向海外轉移;微觀層面,國內大型制造業企業高度強調要打造成國際化公司。
可是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之后,必然會沖擊國內企業的全球化思維。工業4.0模式基本上可以做到無人化,工業無人化必將沖擊全球制造業格局。不管在美國、歐洲、中國或是東南亞、南亞國家都是一樣的,基于勞動力成本的差距消失了,整個世界的制造業格局將被改寫和刷新。
工業4.0或者中國制造2025,都會帶來一個新的“刷屏”時代。新形勢下,怎么促進全球化,利用什么優勢來實現全球化?
面向智能制造的產業升級不是某項單一技術、甚至某個產業的升級,而是以新的運行方式和更緊密的產業互動重塑整個工業體系。這個轉型升級不是升級幾條生產線、或是新一代產品設計這么簡單。它對于從系統層次把握工業全局(即頂層設計)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而中國制造業未來的信息化、無人化轉型升級,在于營造“全鏈條”生態環境和產業體系,建立體系優勢,應對國際挑戰。
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家的共識?!皺C器換人”推動產業創新升級、自動化進程,就必須在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全面考慮到包括機器人技術發明家、企業創業家、產業資本家、應用先行者、基地服務員和產業組織者六大人群的實際需求。整合資源,在系統層次(系統框架、發展方向)上尋求創新突破。
摘者:深圳市源啟達科技有限公司